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世界前100座高桥有近一半在贵州,其中有23座是由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修建的。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2021年曾获第六届“全国专业技术先进集体”称号,而就在今年喜获党中央、国务院首次开展的“国家工程师奖”团队表彰。
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贵州交建集团桥梁建造技术团队传承着“两路”精神在贵州安营扎寨。至2021年,团队现已拥有专业技术人员3244人。其中,全国十大桥梁人物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省政府特殊津贴4人,省管专家1人,贵州省百层次人才1人、千层次人才11人;正高级职称173人,副高级称593人,博士3人,硕士45人,本科以上学历占比近70%。
他们深耕桥梁建造技艺,寻求技术创新突破,创造了一系列桥梁建造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行业奇迹,先后荣获“古斯塔夫金奖”2个,“詹天佑奖”4项,“鲁班奖”4项,“李春奖”7项,“中国钢结构金奖”4个。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1995年,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承建的江界河大桥通车,这是贵州桥梁建造技术由传统向现代化的一次历史性转折。它的建成新了当时同类型桥梁的世界纪录,凭借该桥在结构设计和工艺工法的7项突破与创新,一举拿下“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首届“詹天佑大奖”。自此,贵州交建集团桥梁建造团队声名鹊起,桥梁建造技术由传统转向现代化。
进入21世纪,贵州高速公路走上快车道,大跨径桥梁成为贵州高速建设的“常客”。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乘发展东风,主持或参与各类桥梁建造近万余座,突破了一个又一个“首次”。
世界最高桥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相继斩获了“李春奖”、古斯塔夫金奖、菲迪克特别优秀奖;沪昆高速坝陵河大桥,首次突破了中国山区钢桁梁悬索桥千米级大关,在2017年获“鲁班奖”;“最美天空之桥”的平罗高速平塘特大桥,328米的塔高成就世界第一高混凝土桥塔的地位,采用“叠合梁斜拉桥整节段上行式安装工法”属国内首创,先后荣获了古斯塔夫金奖、菲迪克全球工程项目杰出奖;目前世界山区第一跨径的上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平罗高速大小井特大桥荣获“中国钢结构金奖”……
随着贵州路网完善,团队在贵州山区累积了丰富的路桥施工经验,开始向外走出去寻求更大发展,在全国各地施展技艺。
走出峡谷,跨越大海
在广州,团队在珠江上修建了被专家赞誉为“对世界桥梁建设的新贡献”世界第一跨度钢桥新光大桥,是世界上首座由钢桁拱与V型刚构组合的拱桥,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在东南西环高速公路丫髻沙大桥建设中,在世界上第一次采用竖转加平转两次转体施工方案,提高了技术水平,荣获“首届中国十佳桥梁”。
在河北,建设延崇高速公路水碾堡特大桥为国内第一座变截面钢桁腹预应力混凝土组合梁桥,采用的液压爬模等先进工艺,提高了安全系数。
在重庆,团队在太洪长江特大桥建造中采用先进的钢箱梁环缝焊接自动埋弧焊技术,避免焊缝内部缺陷,提高了生产率。
打开山门,走出国门
凭借着过硬技术,近年来,贵州交建集团先后在蒙古、格鲁吉亚拿下重大项目。贵州交建集团正走出大山,沿着“一带一路”沿线走出国门,积极投身到国内国外双循环中。
站在新起点,迈步新征程。当前,贵州交通山区峡谷桥梁建造技术团队正努力向世界山区桥梁建造顶尖技术发起攻坚,“让交通无缝连接”的愿景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