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知

|

要闻

|
【国家工程师奖】洪开荣 : 隧道科技领域的带头人

国家工程师奖获得者风采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在中铁隧道集团多年来坚持盾构自主研发的基础上聚沙成塔、逐步建成的。这些高级专家、研发人员怀着献身中国盾构掘进事业的一片热忧,不断助力中国隧道工程事业走向世界前列。而他们的领头雁正是中铁隧道集团总工程师、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洪开荣。




摆脱“洋盾构”实现国产化


盾构机,最早产生于英国,日本、德国相继研发制造,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地下隧道掘进机,在工程建设领域,盾构机又被称为“工程机械之王”,因其包含了机械、液压、电器、流体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仅零部件就有上万个。


这个当之无愧的国之重器,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的重要体现。


2002年,国家“863”计划首次立项开展盾构机关键技术研究,拉开了国家层面自主研发盾构机的序幕。


为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受命研发中国自己的盾构机,洪开荣承担起关键的盾构刀具刀盘研发任务。


经过7年的艰辛努力,我国自主设计制造的“中国中铁一号”盾构机在中铁隧道集团诞生,我国也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可以生产先进隧道掘进机的国家之一。其中,洪开荣领军设计研发的刀具刀盘,比国外产品更先进、更实用,造价却更低,这一技术成果2011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时也改变了“洋盾构”垄断中国市场的局面。


坚持不懈的技术积累,源于对技术创新的绝对自信。洪开荣率领创新团队不仅能自主研发生产盾构,而且敢于对“洋品牌”动手术。2011年,甘肃陇中引洮供水工程施工进入到了最为关键的时期,“洋盾构”因为不适应地质条件而卡盾停机,国外厂商面对问题束手无策。创新团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对“洋盾构”的诊断,只用3个月就完成了再制造,整机性能极大提升,创造出月掘进1868米的世界纪录,连续8个月均超千米的掘进。


如今“中国中铁”系列盾构机凭借故障率低、控制精度高、造价合理等优势,已在全国轨道交通建设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亮眼成绩绝非一日之功。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洪开荣就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我国第一个海底储气工程———汕头LPG工程。洪开荣主持完成的“大型地下水封式液化石油气 储藏洞库修建技术”项目研究成果获2004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一等奖,在能源储藏和地下洞库的建设方面具有深远意义。


在地铁二号线的建设中,中铁隧道集团承担起越秀公园至三元里区间施工任务,工程集技术性、风险性和挑战性于一身。作为技术负责人的洪开荣,带领技术人员在盾构管片研制、渣土改良、泡沫剂研制 和大吨位电频机车等科研攻关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有力地推动了盾构施工进程。


2001年10月份,盾构机成功下穿正常运营中的广州火车站轨道群,并且创造了单机月均进度331.4米、月最高进度562.5米的当时国内外类似隧道盾构施工的最好水平。洪开荣主持完成的“软硬不均地层及复杂环境隧道复合盾构的研 究与掘进技术”成果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攻艰克险 穿江越海铸精品


对于洪开荣而言,狮子洋隧道是其职业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设计时速350公里,是连通珠江三角洲核心地区的高等级电气化铁路。其中,全长10.8公里的狮子洋隧道不仅是目前国内最长、承受水压最大、标准最高的水下隧道,更是世界速度目标值最高的水下铁路隧道之一,全段要三次穿江越洋,深埋处达62米无论长度、直径还是时速日标值均可以与英法海峡隧道,东京湾海底隧道相较量。


2007年11月,狮子洋隧道盾构施工正式掘进,形形色色的困难接踵而至,摆在了项目经理洪开荣面前。别的不说,单是要在26.6米深的江底带压进仓检查和更换刀具,就是一道世界级的施工难题。为确保广深港高铁的通车,五年的时间,他带领研发团从逐一攻克了水下隧道施工面临的八大技术难题,逐步探索出一套软硬不均地层特长水下隧道泥水盾构施工技术,首次采用的“相向掘进、地中对接、洞内解体”的施工方式,攻克了香构江底对接世界级难题,最终狮子洋隧道捧回了世界项目管理大奖。


在洪开荣的带领下,职工们不畏艰险,根据施工情况对刀具构造、通风系统、冷却方式进行改造与完善,根据盾构机气垫仓的破碎机工作环境,优化了结构改善受力方式,以便对较大的石块进行破碎作业。


为了实施信息化管理,洪开荣和他的团队还引入了远程视频音频监控系统,管理人员在办公室里就能对盾构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监控和管理。与此同时,他们率先引进先进项目管理软件,对项目成本、施工动态、资源配置等均实行有效控制,做到了“进度控制到分钟,成本管理到镙钉”,实现了管理升级。


· 人物履历 ·


洪开荣,男,湖南攸县人,1965年8月出生,先后毕业于兰州铁道学院、北京交通大学桥梁、隧道及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级高工,现任中铁隧道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洪开荣多年来致力于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研究,特别是盾构施工技术的研究,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盾构装备及盾构施工领域。在越三盾构工程项目技术组织中,系统地研究了复合盾构技术,突破了盾构施工的地质禁区,提高了我国盾构法技术水平;该工程获2004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大奖,形成的“复合盾构施工系列工法”获国家级工法,其主持的科研成果《软硬不均地层及复杂环境隧道复合盾构的研制与掘进技术》荣获2006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的国家863项目《复合盾构样机的研制》,其成果已通过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成果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已被评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特等奖。


文/韩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