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知

|

要闻

|
2025年首两月全国各省份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实绩排行榜

近期,交通运输部在其官网发布2025年1-2月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今年1-2月,全国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达2817.85亿元,同比下降6.4%,延续了近年来交通基建投资增速放缓的趋势。


其中,公路建设投资2539.98亿元,同比下降7.2%;水运建设投资277.88亿元,逆势增长1.7%,成为少数亮点。分省份看,区域投资分化加剧,西部地区部分省份表现抢眼,而东北、西南多地投资大幅收缩。



公路投资“冰火两重天”:青海、新疆领涨,东北三省深度下滑 


公路建设方面,青海、新疆、海南三地增速居前,分别同比增长67.4%、61.8%、43.1%。青海省51.10亿元公路投资主要集中于省内重点干线升级项目;新疆95.59亿元投资则重点投向“一带一路”沿线的跨境通道建设。海南得益于自贸港交通配套需求,公路投资同比增长19.6%。


相比之下,东北三省投资降幅显著:黑龙江、吉林、辽宁公路投资同比分别下降69.1%、62.3%、51.5%,三省合计投资仅74.92亿元,不足广东省的4%。分析认为,东北地区传统基建趋于饱和,叠加地方财政压力,导致新项目开工不足。此外,云南、贵州公路投资同比骤降64.8%、30.8%,或与西南地区债务化解背景下项目审慎推进有关。


水运投资逆势增长,河南、浙江表现亮眼


水运建设成为少数增长领域,但区域差异同样显著。河南省以96.55亿元投资、168.5%的同比增速位居榜首,主要受益于淮河干支流航道整治及郑州国际陆港扩建项目。浙江省水运投资73.36亿元,同比增长19.5%,持续加码宁波舟山港集疏运体系。安徽省水运投资10.39亿元,增长8.3%,聚焦长江黄金水道升级。


反观传统水运大省,天津、上海、江苏、广东等地水运投资大幅下滑,降幅分别达66.5%、37.8%、13.4%、16.4%。业内人士指出,这与沿海港口产能阶段性过剩、部分项目转向提质增效有关。


政策驱动与结构性调整并行


交通部近期提出“优化投资结构,向中西部倾斜”的指导方针,部分省份数据已有所体现。例如,湖北公路水路投资284.73亿元,同比增长19%,重点支持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安徽公路投资164.70亿元,增速达25.8%,与长三角一体化交通互联规划密切相关。


然而,全国整体投资收缩仍折射出交通基建进入“存量优化”阶段。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专家表示:“未来投资将更注重补短板和效益提升,大规模增量投资时代或已过去。”

尽管短期数据承压,多地已在布局新增长点。例如,浙江、福建加速推进智慧港口和新能源船舶应用;内蒙古、甘肃探索“交通+新能源”融合项目。随着专项债发行提速和REITs试点扩容,下半年交通投资有望边际改善,但区域分化格局或将延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