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元/公里的
无人驾驶网约车
你敢坐吗?
近日
百度旗下的
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
频频登上热搜
关于安全、费用、抢司机“饭碗”等问题
引发网友关注讨论
据报道,从今年5月份开始,“萝卜快跑”开启大规模投放模式。“打无人车,逛大武汉”已经成为武汉独特的人文景观。百度今年5月公布的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萝卜快跑”供应的自动驾驶订单约82.6万单,同比增长25%。截至2024年4月19日,“萝卜快跑”累计为公众提供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订单超过600万单。此外,“萝卜快跑”已于11个城市开放载人测试运营服务,并且在北京、武汉、重庆、深圳、上海等地开展了全无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测试。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目前,“萝卜快跑”也跑进了广州街头,在黄埔区科学城等部分地区可以打到该无人出租车。市民体验如何?价格如何?
0.5元-1元/公里
“萝卜快跑”进入广州
“萝卜快跑”App上显示,该网约车服务已在广州黄埔区开通,目前运营区域主要集中北至济广高速、南至沈海高速广州支线、西至大观路、东至玉岩路区域。系统上有规定的上车点、下车点,停车不能超过3分钟。据悉,指定站点已经超过300个。
图片来源:萝卜快报官方微博
有网友表示,无人驾驶网约车“空气不臭、有空调、听自己想听的歌、没人打扰、干净”,更能打动人的是价格。
广州乘客反映,目前有软件方的补贴,车费非常便宜。从星樾门口的公交站到萝岗万达才4块,综合起来大概5毛一公里,便宜过自己开车。
另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乘车体验,7.1公里只要4.99元,“太卷了!”
而在该网友的帖子下面,也有很多网友留言表示担忧称,现在是5元,等抢占市场后就涨到50元。有定位在湖北的网友称如今价格优惠只是没涨价而已:“武汉这里已经涨了,10公里网约车23元,无人驾驶19元。”
另有一部分网友对无人驾驶安全性表示担忧:“就算科技再成熟,还是感觉心里没有底。”
“萝卜快跑”发生碰撞事故
事故责任如何认定?
7月7日,有网友发布视频,称“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街头与行人相撞,造成交通事故。对此百度相关负责人在7月8日回应称,事故发生于汉阳区鹦鹉大道与国博大道交汇路口,是车辆在绿灯亮起启动之际,与一名闯红灯人员发生轻微接触。“我司第一时间配合警方处置,并陪同送医检查。经检查无明显外伤,目前正在医院进一步观察和休息。”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在2022年,有网友曝出了一张百度“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测试车发生车祸的照片,车辆左后方被严重撞毁,尾灯被撞毁。彼时百度官方回应称,该事故为测试车辆在正常行驶状态被后方货车追尾导致,并第一时间上报给相关监管部门备案。
当前,有关自动驾驶安全性的问题也正引发越来越多的讨论。
近日,北京市经信局就《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为L3/L4自动驾驶运行提供了一套较为完整、清晰、可预期的制度规范,有望发挥首都示范效应。此次征求意见也提出,自动驾驶汽车在道路行驶期间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的,由公安交管部门按照现行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和认定:
车内有驾驶人的,依法对驾驶人进行处理;
车内无驾驶人的,对车辆所有人、管理人进行处理。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表示,在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规定,对于主要责任以上且涉及人员死亡的事故,需追究刑事责任。当“人车同权”原则下判定无人驾驶汽车承担全责或主要责任时,如何依法追究制造商、运营商的刑事责任,成为当前法律与汽车界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一领域的法律空白亟待填补,才能确保无人驾驶汽车在法律框架内的安全、合规运营。
无人驾驶“抢饭碗”?
专家分析
除了安全问题,还有网友担忧无人驾驶网约车会抢了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的“饭碗”。
网约车司机罗师傅表示,不担心无人驾驶网约车会抢‘饭碗’,起码5到10年不会。无人驾驶网约车有许多区域限制,就像如果下大雨,顾客想在地库下车,无人驾驶网约车应该做不到。”同时,罗师傅坦言,并不想继续从事这一行,在他看来,造成威胁的不是无人驾驶网约车,而且越来越低的收入使他不得不另谋他路。相关报道>>整月不休,也难赚到1万元!多地提醒:慎入这个行业
网约车司机刘师傅有些不同看法,他认为,无人驾驶网约车是科技发展的产物,等技术更加成熟了,开到市区,可以取代掉一部分网约车司机。“社会要发展,我们要接受和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武汉当地的萝卜快跑。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关于无人驾驶是否抢了出租车和网约车司机的饭碗?又是否会取代司机?
“无人驾驶网约车走近大众乐观估计也要3年,不可能这么快有明显的影响。”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表示,无人驾驶汽车目前规模非常小,技术也还没有成熟,尤其是在准确性、安全性方面都还不完善。此外这个技术目前还没有国家标准出台,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技术发展的速度。“未来有可能冲击现有出租车行业和驾驶人员 ,但目前还不会。”张翔说。
“现阶段无人驾驶出租车尚不会对传统出租车构成挑战,因为无人驾驶出租车更多是一项体验项目,尚未形成有效运力。”对此,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表示,出租车的压力主要还是来自网约车和出租车内部竞争。
不过,他也表示,如果无人驾驶出租车真的实现全面商用,替代传统出租车,那也是科技发展的大势所趋。从经济全局上看,无人驾驶出租车能够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价值增量,如车路协同的建设,车上娱乐设施和车辆智能化带来的汽车产业的产值增长等。
多企业布局无人驾驶网约车
大规模上路还有多远?
7月3日,据工信部消息,工信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关于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名单的通知》,确定了20个城市(联合体)为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其中,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均入选了名单。
数据显示,广州市目前已累计开放827条,包括南沙港快速全段、从埔高速一期2条高快速及南沙区全域等测试道路,单向里程约1666公里,涉及6个行政区。15家企业在广州市开展不同级别的道路测试和载客、载货、编队、远程等L3、L4高级别测试活动。
除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百度阿波罗和滴滴沃芽等自动驾驶头部企业外,广汽埃安昊铂GT、小鹏G9等前装量产车型也先后加入自动驾驶道路测试。
“尽管自动驾驶在一些场景接近甚至超越人类驾驶水平,但距离大规模社会化、商业化应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